他从重庆万州来到江苏无锡,20多年间辛勤打拼,拉起了一个小工程队,还热心地给老乡拉活,但因为一次发包工程的老板“玩失踪”,他被债权人追债,被老乡起诉承担还款赔偿责任,自此陷入债务危机,并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。而此时,他已年过半百,身体不好,人生彻底陷入谷底……
针对卫云培的遭遇,无锡市锡山法院列入“类个人破产”试点案件,通过司法手段帮助其重启人生:三年后,他还清了债务,生活也得以稳步向上,没有被逼上绝路的他,在3月24日还收到了法院发放的《信用修复证明书》,还了他“清白”,他说,现在自己轻松了,未来还想创业干点事,也为小辈攒点家底,以后的人生还是有“希望”的。
锡山法院在2021年时召开“个人破产试点工作”新闻发布会
异乡辛勤打拼小有成果
热心之举引来“债务危机”
重庆万州,曾因港口码头的“棒棒”走红一时,受一方水土养育,卫云培形成了坚韧不拔与爽利的的个性。
1986年,卫云培与妻子谭仕花从老家来到无锡,辗转各处建筑工地打工。卫云培手巧,泥瓦工、管道排污……只要能挣钱、苦活累活都干,妻子谭仕花则在工地上烧饭。三年后,卫云培夫妇的儿子出生,又过了几年,他们收养了一名女婴。
这期间,卫云培拉起了一支工程队,专门从事下水道工程,在无锡的生活也慢慢好起来。然而在一切向好时,隐患已悄然埋下。2012年,卫云培从俞老板处承接了几个小区的下水道工程,热心的他还把两位老乡介绍给俞老板,让两人接下了泥瓦工、木工工程。工程结束后,俞老板却没能付清工程款,欠下卫云培23万元、两位老乡13万元。四年后,俞老板失去联系,在自身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,卫云培向两位老乡承诺,俞老板欠他们的钱自己愿意提供担保。
2018年,两位老乡对俞老板、卫云培提起诉讼,法院判决卫云培需承担还款责任。工人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接踵而来,卫云培自此陷入债务危机。当时他年过半百、腰腿有伤,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,也无力再从事下水道工程,一时断了收入。
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债权人又不时上门讨债,卫云培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。有时候刚凑齐进货钱就被讨了去,有时多个债权人同时上门、不知道该先应付谁,但困难没有吓住他。为了还债,夫妻俩在集贸市场经营家禽摊,主要销售鲜鸡,靠着微薄的利润偿还债务。
卫云培夫妇在无锡经营家禽摊
困境与出路
“个清1号”案号带来“新出路”
2020年6月,锡山法院被江苏高院确定为开展“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试点工作”法院,也是当时无锡地区**一家试点法院。
当年,法院在摸排了全院涉及自然人债务的“执行不能”案件后,多次易稿、制定出《关于个人债务清理流程的暂行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,用以引导和规范个人破产案件的办理。
但《规定》需要通过办案来实践可行性。当时负责试点工作的法官吴修贵从寻找“诚实而不幸”的债务人角度对案件进行了进一步筛选,卫云培就这样走进了吴修贵的视线。
“我们告诉卫云培,法院正在试点的个人破产制度可以对他的债权债务进行统一清理,各个债权人公平受偿,还能跟债权人协调沟通豁免一定债务或者分期归还,减轻偿债压力。”卫云培当即表示愿意申请。
那一年,卫云培已年近六十,但偿债愿望十分强烈、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。考虑到他的债权人不多、债权总额不高,债务清偿计划更易通过,锡山法院最终在2021年4月裁定受理了卫云培个人破产案,“个清1号”案号正式生成,让身处困境的卫云培也寻到了新的出路。
家禽摊前,谭仕花笑得很灿烂
沉默的三年多
非常辛苦但充满希望
从裁定受理开始,历时6个月,锡山法院于2021年10月批准了卫云培的债务清偿计划。破产管理人经摇号确定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联合体,在企业破产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。
“这是无锡首个个人破产案件,也是我们首次接触个人破产制度。锡山法院的《规定》构建了债务豁免、失权复权和保留自有财产三大核心制度,兼顾了公平与效率,我们感觉具体规则也很明确。”破产团队负责人王可炜说。
最终出炉的“债务清偿计划”,为卫云培豁免了近8%的债务,剩余七万五千多元分三年半逐步清偿,卫云培及家人的必要生活费用和生产用品得以保留。王可炜介绍,除了餐具、家具、衣物等基本生活用品外,卫云培夫妇的长安牌面包车也没有被用来清偿债务,而是留下来给二人经营菜场摊点。此外,卫云培每月的生活费被分为餐饮、水电燃、通讯等几个部分,严格控制总额。
“相比之前,怎么还钱有了计划性,法院做好了安排,我就跟着执行。”这几年,卫云培夫妇每周到无锡和临近城市寻找好货源进货,每天凌晨5点到农贸市场出摊。活鸡宰杀后卖出,每斤有四五元的利润。但生意时好时坏,有时一天能卖出十几只鸡,有时只能卖出两三只。平均下来,夫妻两每月有五千元的收入。
除去日常开支,卫云培夫妇将收入都用来还款。好在儿女已经长大成人,帮衬着一起还钱,他们的日子有了希望。“这是非常辛苦的几年,一切都在默默承受,但不代表过得不好,毕竟有盼头嘛!
3月24日,锡山法院向卫云培(左2)发放《信用修复证明书》
法院发放《信用修复证明书》
助力破产个人重启人生
“重担没了,浑身轻松!”卫云培感叹。
2025年1月,卫云培归还了最后一笔欠款15838元,锡山法院随后出具裁定,终结卫云培个人破产程序,标志着无锡首例“个人破产”案迎来了“终章”。
3月24日,锡山法院向卫云培发放《信用修复证明书》,内容包含案件基本情况,明确了债务人按计划履行完毕债务、符合信用修复条件,并告知相关主体不得再因案件所涉债务对债务人予以信用惩戒等。“《证明书》最典型的运用场景,是帮助他们在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类创业资金时,给予‘信用’背书。”锡山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林双表示。
对过去的几年,卫云培的印象是“窘迫但有奔头” 。如今,他没了紧迫感,但仍操持着家禽摊,也有了更多的期待。“我们打算再攒些钱,过些年回重庆老家,盖一间三层小楼安度晚年。如果有机会,我也想创业干点其他的,给小辈们攒点家底。”
年近六旬的谭仕花爱美,人头攒动的市场里,她发束高高盘起,脸上总是挂着笑容,一旁站着的是憨厚地笑着的卫云培。家禽摊前、手起刀落间,是他们热气腾腾的生活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
校对 盛媛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