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汾尧庙镇河道里的沙场:有三问

2025-08-10
来源:网络

1. 为何长达数月的违法行为未被制止?是否存在保护伞?

2. 被盗采的沙土流向何处?是否用于违规建设项目?

3. 生态修复责任将由谁承担?



近日有网络爆料,山西省临汾市尧庙区尧庙镇的一处河道内,机械制砂图片,成堆的沙土被装车运走痕迹,裸露的河床像一道撕裂的伤口。网络爆料称当地村民反映,这一非法挖沙行为已持续数月,不仅破坏河道生态,更威胁汛期安全。然而,面对明显的违法行为和多轮举报,当地政府至今未作出公开回应。

根据: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的警示,本案若查实无证采砂,涉事者已涉嫌构成"非法采矿罪,最低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;

监管人员若存在玩忽职守,同样需承担渎职责任。

讽刺的是,就在2023年12月,临汾市刚刚高调开展"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",通报中特别强调"对非法采砂零容忍"。

通过搜索发现:尽管此前尧都区已开展非煤矿山整治行动,但此类问题在辖区多个乡镇仍有发生,反映出监管可能存在薄弱环节。

评论笔记

当一车车河沙变成钞票时,掏空的不仅是河道,更是公众对法治的信任。在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的今天,这样的"生态盲区"还要存在多久? 评论员(侠平)

注:此评论基于网络爆料内容,若事实有出入,应以权威调查为准。但公众监督权与生态保护议题公共性,足以构成对此事深入追问的正当理由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**篇